哪里是心血管患者死亡率最高的地方?
這個地方不是醫院,而是家中。
2022年2月1日,《柳葉刀》子刊發表了一篇基于中國全國疾病監測系統死因監測系統(NMSS)的數據分析,結果證實居家是中國心血管疾病的首要死亡地點。該研究納入2008-2020年共計7101871例心血管病死亡病例,其中77.13%為家庭死亡,而醫院死亡僅占18.49%。
為什么
超77%的心血管病患者在家中去世?
被不典型癥狀迷惑,沒有及時就醫
很多心血管疾病都有自己的癥狀和體征,但如果出現不典型的癥狀時,就會讓很多心血管患者錯過了最佳診療時機。
例如,我們都知道發生心肌梗死時很多患者都會出現心前區劇痛,但其實約有20%~33%的急性心?;颊卟⒉粫霈F典型胸痛[2],而可能出現看似與心梗毫無關系的癥狀,如下頜痛、牙痛、上腹痛、上肢無力、燒心、惡心、嘔吐、聽力下降等不適,會讓患者誤以為就是一些小毛病,自己吃點兒藥對付一下就可以,繼而錯失就診時機。
錯誤的急救措施
發生疑似心梗時怎么辦?獨自前往醫院?連續服用硝酸甘油?立刻進行心肺復蘇?給患者喂點水、拍拍背?
都不對
? 發生心梗時前一秒沒事,后一秒可能就會倒下,獨自前往醫院不可??;
? 短時間連續服用硝酸甘油,并不能降低死亡率,還可能會導致血壓下降,如果繼續觀察服藥效果只會錯過最佳搶救時機;
? 心肺復蘇只針對心跳呼吸驟?;颊?,如果對于一個有意識的人進行心肺復蘇,可能會起到反作用;
? 給患者喂水、拍背的做法只會幫倒忙,飲水會增加血容量,還會增加誤吸風險,而拍背可能會導致血栓脫落,增加死亡風險。
當發生心梗時,最正確的做法就是停止一切活動,立刻呼救并撥打120,在救護人員指導下進行一系列操作。
隨意移動患者
發生心梗時,任何輕微活動都會增加患者心臟負擔,還可能導致惡性心律失常(如室顫)的發生。所以,當患者發生持續胸痛不緩解時,千萬不能移動,躺平即可,周圍人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
平時身體還不錯,對疾病不重視
有些人明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肥胖等問題,但依舊不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不積極治療基礎疾病,總覺得自己沒啥不舒服的就不用管。即使有時出現胸悶、胸痛、活動后氣促等不適,也認為只是小毛病,休息下吃點藥就好了。殊不知身體一次又一次發出預警信號仍得不到重視后,心臟就會不堪重負,隨時可能發生意外。
與我國文化背景相關
心血管病患者如此高的家庭死亡率還與我國“落葉歸根”的文化背景有關,很多長期被心血管疾病困擾而又得不到有效治療的老年人,希望在故鄉度過余下的時光,并選擇在家中去世。
如何
揭開心絞痛的偽裝?
心絞痛有多種表現形式,可以偽裝成不同的臨床表現,下面跟隨樂普醫生一起來揭開它的“偽裝”。
典型心絞痛以發作性胸痛為主要表現,疼痛特點如下[3]:
誘因 發作常由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誘發,寒冷、吸煙、飽食等也可誘發,疼痛多發于勞累或情緒激動當時,而不是在勞累后。
部位 主要出現在胸骨體后,可波及心前區,手掌大小范圍,邊界不清。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頸咽部、下頜部。
性質 胸痛常為壓迫、緊縮感、燒灼感,但不像針刺或刀扎樣尖銳痛。
持續時間 心絞痛一般持續數分鐘至十余分鐘,多為3~5分鐘,一般不超過30分鐘。
緩解方式 一般停止原來誘發癥狀的活動后即可緩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幾分鐘內緩解。
不典型心絞痛常以的“易容”的方式出現,常表現:牙痛,止痛藥無效;耳痛,以一側耳部麻漲感或針刺樣銳痛為主;咽喉痛或咽部發緊;陣發性或持續性頭痛、偏頭痛;上腹部疼痛或不適;胸悶、氣短;惡心、嘔吐、腹瀉等。
心血管病癥狀千變萬化,如何早期正確識別疾病和及時處理是降低家庭高死亡率的關鍵所在。因此,心血管病患者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按醫囑治療基礎疾病外,更要學習心血管疾病相關知識,并掌握必要的急救技能。
參考文獻:
[1] Trend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in place of death among individual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2008-2020: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https://doi.org/10.1016/j.lanwpc.2022.100383
[2]韋紅衛,張林潮. 無痛性心肌梗死[J]. 醫學綜述(9):545-547.
[3]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內科學[M]. 9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