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獨中老去恐怕會是很多人無法接受的噩夢,然而有一種疾病,卻會讓這“噩夢”成為“現實”,它就是老年癡呆。
你會發現,老年癡呆的患者格外地“忙碌”:因為每一刻每一景都是嶄新的,時常迷失在過去熟悉的環境中;因為每一人每一物都是陌生的,甚至忘記身邊人的名字和容貌……
這種“忙碌”的背后透露出的是深深的辛酸和無奈,迄今為止,我們都沒法完全明白老年癡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最新的研究發現:高膳食纖維飲食能降低患癡呆風險,這無疑是一根“救命稻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重磅發現:
高膳食纖維飲食能降低患癡呆風險!
近日,日本筑波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高膳食纖維飲食或與機體癡呆癥風險降低有關。
研究者Kazumasa Yamagishi教授說道,癡呆癥是一種毀滅性的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長期護理。我們對最近的一些研究非常感興趣,這些研究表明,膳食纖維或許在預防癡呆癥上扮演著一種保護性的角色,為此我們利用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一項大型研究中所收集的數千名日本成年人的數據來進行相關分析。
參與者均在1985-1999年間完成了膳食攝入的評估調查,他們普遍檢查且年齡在40-64歲之間,隨后研究人員從1999年到2020年間對其進行跟蹤調查,并分析是否其患上了需要進行護理的癡呆癥。研究人員共將3739名成年人的數據按照膳食中纖維量的多少分成了四組,結果發現,膳食中纖維水平最高的成年人患癡呆癥的風險最低。
隨后研究人員還分析了兩種主要類型的纖維是否存在一定的差異,即可溶性纖維和不溶性纖維??扇苄岳w維存在于燕麥和豆類食物中,其對于生活在腸道中的有益菌群非常重要;而不溶性纖維則存在于全谷物、蔬菜和其它一些食物中,其被認為對于腸道健康很重要。研究人員發現,膳食的攝入量與癡呆癥風險之間的關聯在可溶性纖維上或許表現的更為明顯一些。
Yamagishi教授表示,目前機制尚不清楚,但或許涉及腸道和大腦之間所發生的相互作用;其中一種可能性就是,可溶性纖維能調節腸道菌群的組成,該組成可能會影響神經炎癥,其在癡呆癥發生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世界頂級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2020年刊登的報告指出:40%的癡呆癥的病例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等生活習慣來預防。
全球大多數成年人的膳食結構都存在一個現狀:膳食纖維攝入量嚴重不足。美國人均膳食纖維攝入量為15克/天,英國為13.6克/天,中國為11克/天,均明顯低于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25-35克/天的纖維攝入量。
因此,營養學專家建議通過鼓勵高膳食纖維的飲食習慣或許有望幫助降低人群癡呆癥的發生及風險。
為什么腸道健康會影響到腦部?
看完上面的重磅研究,可能很多人會疑惑:為什么肚子(吃什么)會影響到腦子(想什么)呢?
確實乍一看上去很奇怪,而這一切的核心就在于腦、腸之間是相互作用的,這種腦腸之間的相互聯系,稱為腦腸軸。
而腦腸之間相互作用、聯系的關鍵就是腸道菌群,腸道菌群與大腦的交流途徑是一個很復雜的網絡,涉及到了神經、免疫、內分泌等的相互作用。
01神經信號通路
02免疫系統
03內分泌途徑
當下,“腸道菌群”正在成為醫療界的流行語,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腸道菌群在整個身體中具有廣泛的功能,甚至影響到我們的情緒和思維。
膳食纖維作為有益菌的養料,適當補充不僅有利于腸道生態平衡,還能降低老年癡呆的風險。今天,你補充膳食纖維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