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女人生了孩子都是自己在家帶娃,可是現在已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如今,我們年輕人都特別地忙,忙著掙錢,忙著社交,忙著如何粉飾自己?可是學校孩子的出生,我們又該如何來協調其中的平衡?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家里的老人來帶。
好在現在的老人大多有錢又有閑,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的身體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那由他們來帶孩子,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不僅安全放心,而且他們還有經驗和能力。
說起來,這本來是一件很慶幸的好事,可是當年輕人回家時,發現老人如此帶娃,他們又覺得這樣帶娃是錯誤的,常常會因為老人幫我們帶孩子而產生感情上的隔閡。
這不是嗎?我們單位的小楊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小羊生孩子后不久就恢復了工作,他的孩子是由婆婆幫忙來帶,可是他覺得老人帶孩子存在很大的弊病,于是非常辛苦地,在工作之余主動承擔起了帶孩子的責任。
但是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孩子自從由她來帶之后,感到特別容易生病了。婆婆為啥還挺生氣,說她固執己見而不考慮?小楊一邊工作一邊帶娃的辛苦,這樣小娃身心疲憊,同時又覺得很委屈。
其實在我們身邊,我們也不難發現有一些老人帶大的孩子,反倒特別容易少得得病,可是有我們年輕的父母,自己帶大的孩子,反倒容易生病,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其實,在年輕人眼里,一些并不看好的老人帶娃的行為,反倒是對孩子有好處的。
第一:孩子吃過飯后,帶孩子到外面玩
有一些老人,他們習慣性地帶孩子出去玩,一方面呢,孩子也曬到太陽了,也吹到風了,而老人也可以找到一個和別人交流的好機會。
但是這一點,作為年輕人,我們就做不到了,我們更希望待在家里看看手機,玩玩電腦,有時間一家人聚在一起,覺得這樣也很好,可事實上,這種做法正好是育兒的一個弊端。
吃飯后帶孩子出去玩,可以很好地消化孩子腹中的食物,另外出去玩一會兒,也會讓孩子的心情好,同時,也能促進孩子身體血液的循環,身體對于供氧量的要求又會得到應有的滿足,這樣的孩子就會很少生病了。
第二:從不制止孩子在外面玩的活動
其實這一點和上面也差不多,年輕人嘛,都不愿出去工作了,一天很忙很累,誰不愿意在家里多窩一會兒?那由我們來帶孩子,孩子自然也不太愿意運動,可是老人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有時間就會帶孩子出去玩,通過和人群的一個互動,孩子接觸到了大量的細菌,但同時也提高了身體的免疫力,這就讓孩子的身體機能變得比待在家里時要好得多,所以有老人這樣帶大的孩子就更不容易生病了,因為他們抵抗病菌的能力要更強。
同時,窩在家里的孩子一般情緒也都比較抑郁和低沉,可是如果我們常帶孩子出去與人交流,就會養成孩子侃侃而談,不陌生人群的能力建一點,對于孩子的心理建設來說,也是有著很重要的保護作用的。
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