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父母都跟我們說:工作和學習一樣,都是向上走,職場就是充滿對比的地方。
但是,在疫情后,突然有種“另類”的聲音出現:其實,人生也不用這樣拼。
01
在高卷的職場下,不敢當“咸魚”
在“內卷”一詞提出后,大家紛紛回應,“內卷”頓時成為了各行各業的熱門詞匯。
卷來卷去,還是打工人承擔下了所有的壓力。
阿苗是深圳某互聯網公司的員工,說到工作,他無奈地笑笑說:
“現在的壓力比我們剛畢業的時候大得多了。以前是人越老越吃香,現在是畢業生越能熬越吃香?!?/strong>
他所在的公司原本是雙休,現在“被迫”單休,任務量翻了一倍。阿苗說,這不只是他們公司的情況,朋友公司也是。
工作多了,休息少了,工資還是不變,甚至公司還想著法子克扣工資。
阿苗論實力并不差,在現在公司也干了快四年,熟悉這個行業;
但是近些年互聯網公司像雨后春筍一樣冒出來,他并不覺得輕松,是壓力越來越大。
就像是現在的應屆畢業生,稍微大的員工也是都卵足了勁。阿苗說,感覺沒有哪個時候是可以放松的。
在企業的“高卷”之下,畢業生們又在卷什么呢?
近日,有一家大公司的HR高傲地說道,“我們不歡迎'三無家庭’的本科生”,并建議這類面試者不要白費力氣了。
什么是“三無家庭”的本科生?指的是:無好背景、無高學歷、無優經濟狀況。
這個公司直言不需要“三無家庭”的本科生,并直接表明了,即使“三無家庭”的本科生前來面試,也不會錄??;
從小我們被教育的就是,努力一定會有結果:
我出身平凡,只要我努力,我一定可以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我家境貧窮,只要我努力,我也可以在城市最高的建筑上一覽全景;
我遭遇不幸,只要我努力,我命由我不由天;
“努力”成了改變的必經之路,我們都這么認為,甚至毫無懷疑。
直到今天,無數的打工人猝死在崗位上,想著的可能也是“我努力一點,我的家人就可以過得舒坦”。
我們不是反對努力,而是,我們必須以生命和時間為代價才能取得我們要的目的嗎?
02
打工人背上的壓力
這兩年的疫情,讓更多的人壓彎了腰。
很多傳統企業的業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更有很多公司因為堅持不下去而縮減人員,甚至直接宣布破產。
機會少了,應屆畢業生數量沒有減少,普通本科生不僅面對平屆的壓力,還要面對疫情回國的留學生,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瘋狂的內卷后,是無力的人們在深夜的獨自惆悵。
在以前都是大學生挑選企業,可是在如今這個人才泛濫的社會,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只能任由企業挑選。
企業高管說出“三無家庭”這種話,只能是讓人又氣憤又無奈。當企業面對眾多的求職者,確實也是以三高的背景擇優選擇。
通俗地講就是,經濟不景氣,肯定要選上手更快的人啦。
家庭背景好,意味著相關的資源會更加優質;
學歷高,意味著能力和專業知識更勝一籌;
經濟狀況好,意味著工作的壓力會相對減緩。
內卷的本質其實也是同樣的起點下,在其他方面的相互競爭。但是很多東西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比如家庭。
有時候,退一步,是不是會更適合自己呢?
03
也許不是年薪百萬才會幸福
史鐵生在身患病痛之前,和無數的知青一樣,認為一個廢人是沒有價值的,而且是拖累家庭的。
這種認知在他的病痛初期是十分強烈的,他是絕望的,又是十分渴望奇跡的出現。
但是他終究是無法站起來了。他推著自己的輪椅去到地壇公園,在無數次旁觀陌生人后,他似乎也開始妥協了。
當我們旁觀他人的生活,會有很多主觀的判斷:他是可憐的;他是幸福的……
地壇公園里來的那個“看起來不是特別聰明”的小女孩,她可憐嗎?可憐。她幸福嗎?我們或許會沉默。
因為她的笑容和笑聲騙不了人,就連史鐵生也認為她是快活的:即使看起來她沒有聰明的腦袋,但是她會感知快樂。
人的一生,不是活在別人的視野里。你是你,你過得是你自己的生活,和他人關系很大嗎?
其實,你幸福的門檻也許不需要那么高。這個時代,我們很容易被社會的快速變化帶動想法。
人家高喊年薪百萬,你就覺得你也必須年薪百萬。試問下現在,有多少人在年紀輕輕成為這么優秀的人?
確實有,但是他們背后的家庭和自身的努力難道不值得他擁有這些嗎?
是的,現在這個時代大家都很累。
尤其是“三無”的你還焦慮為什么自己進不了大企業;
不要再去糾結為什么了,為什么不往未來看好呢?
0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光方式
說起“碳”,大家就覺得是黑乎乎的煤炭。但是同樣元素的碳-60,卻是美麗堅韌的金剛石。
同樣是年輕人,有的人天生就是領導者,有的人也有自己獨特的光芒。
近日,一個汽修專業的女孩子紅遍了網絡,她拿下了全省汽修大賽的第一名,讓網友們嘩然:這可是個女孩子!
那又如何?人家不還是做到了?
或許你還很茫然,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對于職業規劃還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其實這些情緒日益積攢是對我們不好的,有時候可以適當的傾訴,尋找一些解答。
關于泊恩
泊恩心理PsyBene是以循證醫學(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以及循證心理實踐(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為基礎的臨床精神心理??崎T診,以嚴謹的態度、科學的臨床證據、高度負責的精神為根本,致力于為每一個來訪者提供“科學循證”的心理衛生服務。
泊恩心理竭力幫助更多人正確認識精神心理問題,糾正對精神心理問題人群所抱有的偏見,了解精神衛生常識并預防心理問題。
〓 泊恩聲明 〓
深圳泊恩臨床心理??崎T診部對于該文章擁有著作權及其他相關權利, 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改編、轉載,該文章由北京海潤天睿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
醫療建議僅供參考,如有需要請咨詢專業人士或前往醫療機構。對這篇文章有任何的疑問或者建議,歡迎通過公眾號聯系在線客服提交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