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學習的內容也開始逐步加深,我們漸漸地會發現孩子在學業上面越來越吃力,很多時候一個問題能夠讓孩子絞盡腦汁的想,結果還不能得出答案??吹竭@種情況很多家長也跟著著急,有些孩子甚至還出現了偏科的情況。
總是依賴家長和老師來進行幫忙,還是需要提高孩子自身的學習力才是關鍵,說到學習能力的培養,關鍵還是要先培養孩子的理系腦。
什么是理系腦
?
看到理系這個詞,是不是會第一反應要學好數理化?所謂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們這里提及的理系腦,是由村上綾一在他的《培養孩子的理系腦》中提及的。理系腦的意思是將孩子的思維進行發散,完善孩子的能力,如:
1、獨立思考: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過:如果發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能使你懂得一個道理,那么,你是一個真正的富有者。我們知道,獨立思考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硬核能力,能夠擁有很強的思考能力者,能夠在做事情上面突破困難,沖出阻礙。
2、主動探索:
居里夫人曾經說道:好奇心是學習者的第一美德。孩子在學習階段要擁有足夠多的好奇心,主動去探索未知的世界,通過自己內心的驅動發現問題的答案,這樣才能將孩子的學習引導到自主學習上。
3、專注度:
專注地做一件事情,能夠幫助到孩子將事情做到最好,忘我的狀態會讓孩子享受當下的行為,使其感受到讀書學習的快樂。
想要培養孩子的理系腦,就是為了孩子能夠得到全面性的發展,綜合提升孩子的能力,而不是在某一個方面比較的強,其他方面卻弱得讓人頭疼。
如何培養理系腦?
我們在培養孩子的時候常常會重視語文,數學,英語等主流課程,對于其他課程我們基本上不會過度的關心,就好像孩子在學校里面,老師經常占用體育老師的課程來突擊某一課程的成績一個道理。
作為家長,要懂得均衡孩子的其他方面知識,要讓孩子在語數英以外的知識也能夠得到很好的提升。
語數文化是基礎,想要全方面的知識能得到提升,在語文能力上先要得以重視。如果孩子的語文能力不好,不但不懂表達,對作業題目的理解也會更為的吃力,有時候不是孩子的其他能力不行,而是語文不夠好。村上綾一認為:想要提高孩子的理系腦,語文能力是關鍵。
呂叔湘曾說過:語文教育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
所以,怎么培養好孩子的語文能力,我們可以嘗試用這些方法。
1、多閱讀
我們知道,在學校的時候語文老師會經常讓孩子帶一些閱讀作業回去,比如每天讀課文3遍,又或者是背誦全篇文章。如果光靠這些是不夠的,我們還要讓孩子擁有更豐富的閱讀書籍,通過加強閱讀,才能讓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所謂的熟讀四書五經,也就是為了能夠將理解和感知提升。平時有空,我們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閱讀,一起理解書本上的內容,可以問問孩子為什么小蝌蚪要找媽媽,為什么梁山好漢要上梁山,提高孩子對閱讀的深入了解。
2、培養習慣
我們知道,孩子的天性總是愛玩,有時候需要家長加以鞭策。在孩子日常作業完成后,我們可以規定他進行半小時的閱讀,也可以規定一段時間內讀完一本書。隨著時間的積累,孩子的閱讀量也就上升。慢慢的,孩子對讀書的自主性就能夠養成,到后期可能你不買書給他,他也會找同學借來看。
3、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讀的書再多,不能轉化成為自己的文字是不行的,如果動筆能力不夠說明腦袋的知識儲備還不夠,讓孩子養成記日記的習慣,每天寫下生活中的見聞或者是感想,比如今天的語文課,老師講了詩人李白的晚年比較不如意,導致晚年的詩句都是比較的悲痛,孩子從詩中讀出的內容。將孩子的思想轉化成客觀的文字,能夠提升孩子的文化水平。未來在閱讀理解上面,孩子也能夠更好的找到方法。
枕邊月兒寄語:
想要培養孩子的理系腦,我們要在生活中多尋找機會,在家庭中營造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帶動孩子積極主動的求知欲望。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引導,理系腦的成熟能夠讓孩子更全面的發展,未來的道路上,面對棘手的問題,孩子也能夠更加靈活的去應對。